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6个1”: 看他如何用会展经济赋能产业发展

站内快讯 > “6个1”: 看他如何用会展经济赋能产业发展

在2002年之前,章瑾任职于国家电网苏州供电局。那时的章瑾,虽享有颇为丰厚的年薪,但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束不灭的光,照亮着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鼓起勇气,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追寻那份真正令他心动的热爱。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职务,以一腔热血,创立了美丽华传媒——一家专注于户外广告领域的公司。章瑾的故事,便是从这家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户外广告公司来开序幕的。

苏州市节庆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瑾


1整合资源,多方合作齐发力


2002年美丽华传媒由三个人创立,巧的是2002年恰逢首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举办(以下简称“电博会”)。电博会是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商务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国家级展会。


正值电博会筹备的关键阶段,苏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到章瑾,询问美丽华传媒是否有办法为首届电博会提供免费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会展氛围。“我当时表示,我们当然愿意为电博会贡献一份力量,但项目的成功需要政府的资源支持。没想到,领导非常爽快地回应我:‘你是宝宝,你需要什么资源,我们就提供什么资源。’这句话后来还成了我们项目市场化运作中的一个趣谈。”章瑾笑着说。手握指挥部文件,美丽华传媒得到了苏州10个县区市各地方有关部门的一致配合,获得了许多临时广告位。


后来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苏州举办,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但有了电博会的成功经验,章瑾也有了信心。“当时我们设计、建设了一款三面翻广告牌,呈三角状,三面都可以作为广告使用。”章瑾说,其中一个面用作公益宣传,一个面在展会期间用作会展宣传,而第三个面就可以用做付费广告位,“当年拍卖价格其中一半给了财政,另一半是我们投资建设广告牌等社会成本。”这样一来,不仅弥补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资金缺口,连后期举办的世博会也使用同样的方式保障了展会的顺利进行。


2007年,章瑾创办了苏州市节庆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庆会展”),使当下正火的户外广告与会展资源相整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电博会到金鸡百花电影节,再到世博会,章瑾历经近10年的时间成就了两家省市知名会展公司和户外广告公司。


作为节庆会展董事长的章瑾始终坚信,会展是整合资源的平台,展会与户外广告是为了服务产业而存在的,那么当下炙手可热的产业是什么呢?17年前,正值房地产产业觉醒的年代,章瑾乘上产业发展的东风,与报社和房地产经销商携手策划举办了房博会。


章瑾手握苏州户外广告公司,联合报社和经销商基本覆盖了开发商的大部分渠道。“当时开发商认为拥有如此多资源不如成立代理销售公司。”因此,在2008年,房地产产业起步的风口上,章瑾成立了苏州新源整合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整合”),将房地产、会展和户外广告相结合,从事了近17年的房地产销售工作。


2会展赋能,“链式”模式促发展


“在2021年前的创业过程中,我们以会展经济作为第一生产力,通过以会展平台发展产业链的模式成就了会展、房地产、户外广告三个领域的领军企业。”章瑾说,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同时,他也为公司的转型升级进行了很多思考并逐步在工艺美术、阳澄湖大闸蟹以及餐饮等新兴领域开始布局。


“我们在涉足一个新产业前,仔细分析政府相关政策并总结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6个1模式。”章瑾介绍道。


所谓6个1模式即1个平台(即会展)、1个行业赛事、1个基地(产业园)、1个产业研究院、1个行业协会以及1支用于助力产业发展的基金。


以工艺美术产业为例。上海会展行业发展成熟,各行业对会展的需求也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如果苏州的会展行业以相对大众化的产业为基础发展,必定难以与发展成熟的上海相匹敌。但若是以苏州当地历史悠久、根基牢固的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呢?想到这里,章瑾因地制宜,首先瞄准了苏州的工艺美术产业。因为苏州的工业美术行业门类齐全,包括刺绣、核雕、玉雕、红木家具等众多门类,苏州的制造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2021年底,以“守正创新 融合共生”为主题的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同期举办的“子冈杯”和“苏艺杯”赛事为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提供了一年一度的展示平台。会展与大赛的同期举办为工艺美术行业向外传播提供了专业的平台,产生了立足苏州,波及江苏,辐射全国的效应。


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的6个1模式中,还配有整合丰富苏作工艺资源的苏州工匠园(基地)。“我们将苏州各门类的工艺美术产品整合在工匠园内展示。”章瑾介绍道,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到大师作品,并以亲民的价格购买工美文创产品,还可以参加非遗培训、校外研学等活动,是工艺美术产业的“根据地”。


“我们拥有了全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中的要素资源都是我们运营。”章瑾说,“我们打造了一个平台,任何机构与我们都是合作关系。”


2


扎根产业,品牌战略提振经济


“我们立足于苏州的本土特色产业,根据产业强度决定会展规模。”章瑾说,每个会展的成功举办都需要集政府有关部门、国家级协会、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等单位之合力,实际上,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现,而会展作为一个产业平台,承载了该产业的所有资源。“一个好的会展能够打通这个行业的全部资源。”章瑾说。



阳澄湖大闸蟹作为苏州本土的特色农产品,是当地人从事农业的首选产业之一,章瑾也通过创立“鲜之源”品牌敲开了农业的大门。


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分有4个重点养殖区,东面昆山,北面常熟,西面相城,南面园区。而在这4个区域中分设有4个农业农村局、4个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分会、4个阳澄湖大闸蟹区协会以及4个板块,昆山市巴城镇、常熟市沙家浜镇、相城区阳澄湖镇和工业园区唯亭镇。产业的分裂严重影响了阳澄湖大闸蟹的产业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品的真伪问题。

“我们在北京设有一个驻京部门,承担着上传下达,促进产业发展的职责。”章瑾协调驻京部门在第一时间与央视和有关部门领导取得联系,并协助邀请相关领导一同前往阳澄湖实地考察,解释清事情原委,并详细介绍了养殖尾水的三级净化体系。亲眼见证之下,阳澄湖大闸蟹的高标准饲养与高品质产品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并同期以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为主体申报了“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



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等5个农产品上榜。有关部门重新划定了“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将阳澄湖大闸蟹的池塘养殖区域都纳入其中,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体量从1.6万亩扩展到27万余亩。扣除养殖蟹苗和净化尾水的区域,养殖面积约扩大了10倍。产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产量提升了,人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起来。


“大家都说我们是散装江苏。”章瑾笑着调侃道,产业分散、管理分散,往往是哪里出事哪里解决,没有整合起来。“经历这次危机公关之后,我对我们阳澄湖大闸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章瑾说,通过市场行为将分散的产业整合起来,使得产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阳澄湖大闸蟹”拿下农产品地理标志,不是荣誉,而是产业发展的起点。


在新的发展阶段,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需要更加科学和标准化的饲养方式,从蟹苗、饵料、养殖技术、水环境治理等多个维度提升养殖水平。通过科技赋能,让阳澄湖能够养殖出精品好蟹,提高精品价格,产业链里面有利润才能反哺养殖户,养殖出更好的螃蟹,从原来的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从劣币驱逐良币到良币驱除劣币。因此,章瑾着手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向昆山市人民政府申请成立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阳澄湖和茅台镇都有着享誉全国的特色优质产品,然而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呢?“阳澄湖大闸蟹没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章瑾说。茅台镇有“茅台”酒,而阳澄湖又有哪个品牌的大闸蟹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认可呢?章瑾希望借鉴工艺美术的6个1模式,将旗下的“鲜之源”品牌打造成一个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并信赖的大闸蟹品牌。


“鲜之源”牌阳澄湖大闸蟹有800亩示范性养殖基地,其大闸蟹选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十年五代精心培育的纯正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与“长江2号”作为选育基地蟹苗,通过种苗培育、生态构建、精准喂养等一系列科学养殖方式,定向培育精品阳澄湖大闸蟹。


多年来,苏州市在大闸蟹细分领域中有一个中国河蟹产业发展大会。“2023年我们在会上发布了和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大闸蟹文化馆共同制定的河蟹的精品标准。”章瑾说,就像澳洲和牛根据牛肉等级分M6、M9级,阳澄湖大闸蟹也要根据品质、风味等来进行等级认证,以精品助力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国内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在6个1模式中,1项赛事是必不可少的。“选出大闸蟹是没有意义的,再好的蟹也会在第二天被吃掉,但人才不同。”章瑾说,通过比赛选拔出的“鲜之源”杯金牌养殖基地、金牌养蟹师和金牌选蟹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人才。


“我们在评选后向他们收购当年精选的20%大闸蟹并为其提供技术培训和辅导。”章瑾说,在售卖螃蟹时,“鲜之源”会在落款上标明养殖基地、养蟹师和选蟹师,方便客人溯源,也是一份保障。得到认证意味着师傅技术好、产品品质高,那么产品自然值得更高的价格。


依托6个1模式,“鲜之源”阳澄湖大闸蟹整合产业中的要素和资源,得到飞速发展。据悉,今年该品牌与某商超签订4000余万订单,全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我相信这个模式一定能走向成功。”章瑾信心满满。




2024年底,章瑾带领节庆会展承办的首届长三角餐饮食材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江苏昆山圆满落下帷幕。这是章瑾在餐饮行业布局的新会展。“餐饮的逻辑是两个方面,一是优质食材,二是优秀厨师,这样菜品才优秀。今年我们就在会上举办了2024中国餐饮青年厨师创新大赛。”章瑾说。伴随着“长三角美食文化促进中心”和“鲜之源共富合作社”(以下简称“共富合作社”)的正式启动,在餐饮行业的6个1模式已逐渐成型,并在会展中寻找到需要匹配的资源。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随着产业的发展,办会展不能永远依靠财政资金。”章瑾说,在当前大环境下,财政资金越来越紧张,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逐步将会展产业平台发展壮大。章瑾介绍,近年来他与团队以“鲜之源”品牌为基础,以微笑曲线为模型,在曲线的产品研发端通过建立科学性的养殖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在产品销售端提炼农产品文化,做好产品包装以加持产品销售,通过这样的路径,沉淀农产品产业链的运营,提升对产业的服务能力。“鲜之源”品牌也在此过程中成功积累了众多客户。


“既然我们拥有众多客户,那么未来是否可以为其他客户提供服务?”章瑾以大闸蟹为例,提出农产品痛点。大闸蟹季节属性分明,一年只能售卖两个月,10-11月的销售高峰一过,销售团队该何去何从?这样的企业在国内不占少数。例如生产销售象山红美人、仙居杨梅、三门青蟹和东山枇杷等优质农产品的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我希望通过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找到与我们情况相同的从事另一个农产品品类生产、销售,有情怀、有规模的优秀企业开展合作。”章瑾说,通过自产互销的形式带领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帮助农民将优质产品售卖出去,也可以在一年四季向各自的客户群体提供应季的优质农产品。这也是成立共富合作社的初衷之一。


成立共富合作社的另一个初衷是基于20多年广告公司的基础,章瑾想要为县域农产品进行一对一的品牌策划工作,提升其品牌价值。通过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之所以在江苏昆山举办食博会有两层含义。”章瑾解释道,一方面,昆字由曰和比组成,曰即口碑,意思是口碑是靠比较得出的,通过赛事才能比较出谁更好。


另一方面,章瑾认为,选择食博会的举办地,首先要考虑这个地方是否适合作为销地,昆山是国内连续20年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县级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有着上海桥头堡和江苏东大门的战略核心地位,以昆山为中心,实现了上海与苏州的地铁串联,交通往来十分便捷。将全国农产品从昆山销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进而辐射全国,便于实现产销对接,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富裕。这也是章瑾将合作社命名为“共富”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昆是大哥的意思。”章瑾说,在昆山举办食博会一方面是践行餐饮行业6个1模式,会展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另一方面,“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优秀的农业品牌之一,也是口碑享誉全国的领军品牌,希望利用好第一县级市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资源,将这里的优质农产品带到长三角并推向全国市场。“未来,我们希望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的帮助下,帮助昆山把食博会越办越好。”章瑾充满信心。

河南省舟孜糯贸易有限公司(舟孜糯)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喜讯 | CET中电技术荣获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年度优秀企业”及“年度影响力品牌- 下一篇:基于混合威布尔分布的智能电能表维修周期预估方法